6月27日,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中航工业一飞院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郭万林院士、唐志共院士、冷劲松院士等21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代表到会指导,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唐长红院士、中航工业一飞院院长耿延升、伟德国际1949手机版副校长王伶出席并致辞讲话。实验室副主任、中航工业一飞院总设计师宁宇主持大会,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研究人员等参加会议。


耿延升院长代表一飞院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实验室发展建设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肩负着服务国家航空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使命。自2024年1月获批以来,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前身“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三十年成果为基石,聚焦“气动+隐身+结构+控制”强耦合布局原理,成体系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攻关。一年来,实验室瞄准未来飞行器前沿布局,深究“1→0”原理,探索“0→1”概念,在先进翼型设计、布局原理创新、多学科耦合分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一飞院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推动实验室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大突破。

王伶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1月获批重组建设,与一飞院联合共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攻关。自批复以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家级实验室发展的管理办法,专门发文将实验室定位为学校独立二级机构,有序推进实体化建设和有组织科研,在重大项目、科研奖励、人才引育、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突破,实验室一年来的建设进展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同。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保障实验室高质量建设。

张倩黎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成就,离不开默默奉献的航空科技工作者,对长期奋斗在航空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了崇高敬意。此外,实验室共建单位伟德国际1949手机版和中航工业一飞院均为航空领域重要单位,强强联合共建的飞行器基础布局实验室聚焦前沿布局的原理研究、应用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是我国型号装备研制的重要基石,作为实验室联合共建的典范,为我省集聚全国飞行器领域优秀人才,引领地方经济和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唐志共院士主持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实验室2024年工作总结,听取了中航工业一飞院王立波副总师、伟德国际1949手机版宋笔锋教授作的学术成果报告,会议还评审了2025年度稳定支持类基金指南。



学术委员会委员依次发言,为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表示,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整合了西工大和一飞院在先进翼型、布局原理、耦合分析和先导验证等方面的优势力量,要加快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和建设,努力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基础布局原理的学术策源地、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和“总师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实现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做出新贡献。
实验室主任唐长红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当今大国竞争的背景下,航空科技自主可控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作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我们既要破解“1→0”卡脖子难题,更要开辟“0→1”新赛道,只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才是打破技术封锁、赢得战略主动的唯一途径。未来,实验室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将集中资源突破飞行器基础布局的共性原理,支撑型号装备研制,为中国航空事业书写新篇章。

27日下午,实验室举办了“鲲鹏大讲堂”暨“致源?铸剑”航空论坛,本次论坛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冷劲松作《具身智能:智慧材料和人工智能》报告,四川大学研究员张来平作《龙驰系列大型通用流体CAE工业软件研制进展》报告。

冷劲松院士围绕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典型应用,介绍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新思路和新成果。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的推动下,具身智能系统通过智慧材料与物理环境的深度交互,实现了认知能力的跃升,设计的多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智能主动变形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

张来平研究员介绍了团队研发的“龙驰”系列大型通用流体CAE工业软件,主要包括通用网格生成软件、通用流体仿真软件等,软件集成了层流、湍流/转捩、旋转机械、多相流、组分输运、化学反应等丰富的物理化学模型,能满足诸多应用场景需求,软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